走進舒城

舒城人民豐碑,縣府為之勒石。辭曰:龍河水庫,地當縣中,距縣治二十七點五公里。昔為曉天,河棚兩河之匯交點,峽谷飛流,潭深數丈,每遇山洪暴發,直瀉下端沿岸,百姓不堪受其災,官吏匡時無策。時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之一九五八年冬,縣人民政府關心民疾,幾經勘察設計,乃率民于兩流匯合處挖土填方,筑東西大壩各一,副壩八,攔兩河構成山間人工湖,名曰“龍河口水庫”,并溝通淠史,躋身于皖西重要水利樞紐工程之列??杉握?,斯時天災頻仍,國力維艱,金庫告赤,路陳餓殍。然本縣人民卻不為饑寒所動,虔誠黨訓,自力更生,鼎力齊功,勵精圖治。所動民力,始為三千,繼稱五萬, 日均勞師四萬二千眾。且土法上馬,主副壩基,皆粘土心墻,層壓層夯,梅嶺進水閘,白鹿沖溢洪道等大型建筑物,亦多系本縣工匠所造。時縣長李屏,躬親垂范于施工前線;水利副局長趙學信, 因主持鑿石爆破而捐軀;民工中更不乏名垂青史之英模者。所幸至一九六零年春節,經全縣上下,竭謀盡力,奮斗凡一年又五個月,終于截流成庫,占地九萬五千三百畝,容水七億立方。復又因勢利導,先后開鑿杭北、舒廬、杭淠三大干渠,屬舒境者,總長一百七十七公里,導龍河水北注舒三而匯巢湖,東下南港過界牌而入廬江,西北走大官塘繞將軍山而接淠河。自此,舒廬六三縣人民,非但百萬畝農田灌溉蒙其利,發電、漁獵、航運亦均澤其惠。尤其本縣杭河兩岸,橫空一庫鎖蛟龍,澤國之患,為之一免。因是,當時省政為其楹云:“劈山引水灌溉良田千萬頃,興利除害造福子孫億兆年”。嗟夫!龍河口水庫之興建,乃本縣歷史之碩德也。為緬懷建設先驅,教育后儕,特謹以碑志。

(黃曙代撰)

【詳情】
時間:2007-07-19 16:36 來源:

舒城,古為舒國。西南諸山,廣袤百里,層巒疊峰,溝壑縱橫,百川細流,聚歸烏沙、曉天,巴洋三河,乃昔稱龍舒水,今謂杭埠河之上游也。激流滔滔,勢若建瓴,三水匯于龍河口峽谷,直瀉東北,注入巢湖。一九五八年冬,于谷口筑壩,攔洪蓄水, “高峽出平湖”,因名曰: “龍河口水庫”。千百年來,吾舒土沃物饒,風尚淳 ,蓋龍舒水長期恩澤之故。然而,水勢無常,禍福有端。漢魏所建七門,片曹片曹、烏羊三堰,雖收益匪淺,但揚末抑本。惜幾興幾廢,潛力有限。若山洪暴發,汜濫成災,田廬毀壞,人為魚鱉;若天旱不雨,水竭禾枯,籽粒無收,饑荒陡發。此非天罪,實歷代統治者之責。

共產黨,人民政府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四化建設為宗旨,組織龍舒五萬健兒,在龍河口筑壩,歷時一年又五月,挑土一百三十四萬方、砌石二十三萬方,澆混凝土一萬二千方,投資二千余萬元,首戰告成。水庫主壩長六百十四余米、高七十五米,蓄水七億八千立方,截止一九七零年,續建配套工程, 日臻完善。觀夫勝狀,庫面六萬畝,周圍數十里,若湖若海,水光接天,銜山吞河,碧浪排空,四時奇景,何曾有同?干支斗渠,縱橫交錯,經舒城而及廬江,六安,連江淮而創南水北調,為史淠杭綜合水利工程主體之一;控千余平方公里之水面,保五十三萬畝之農田。灌三縣良田百五十萬畝,杭埠河水,由人放收,旱澇之患,從無再憂;魚躍激水,舟楫爭流;電站林立,賓客遨游。綜觀其利,乃吾舒百業興旺之保證,經濟騰飛之源泉。曾希圣為之題詞“劈山引水,灌溉良田千萬頃;興利除害,造福子孫億兆年”。良有此也。今作碑文,以彰其事。敬勉后人銘記,奮發向上,永遠前進。

(曹玉堂代撰)

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日

【詳情】
時間:2007-07-19 16:35 來源:

主辦單位:舒城縣融媒體中心 地址:舒城縣城關鎮桃溪東路融媒體中心 聯系電話:0564-8623660 傳 真:0564-8624824 網絡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64-8624824 信箱:8623660@163.com

皖ICP備07011113號-1?皖網宣備070025?Copyright ◎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舒城縣融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

皖公網安備 34152302000107號    技術支持:舒城傳媒 訪問統計

欧洲mv日韩mv国产mv_日韩欧美亚洲国产_色吊丝国产永久免费网址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