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舒城
文化篇

【人生禮儀】

人生禮儀,生生不息,代有損益。嫁娶、生辰與慶壽、喪葬習俗,既保存傳統觀念,也彰顯現代文明。

嫁娶  在傳統觀念中,婚姻被看作人生頭等大事。封建婚姻制度極不合理,所形成的一整套禮俗,對一般群眾來說雖厭煩但又不可或缺。建國后,政府頒布《婚姻法》,廢除封建包辦婚姻,提倡男女平等,婚姻自由,新事新辦。20世紀60年代開始,索要彩禮的舊俗在農村中有所抬頭。所謂60年代“3絨1線”(絲絨、羊絨、燈芯絨、毛線衣),70年代“3轉1響”(自行車、縫紉機、手表、收音機),80年代“3大件”(彩電、冰箱、洗衣機),90年代城市農村又出現婚事大操大辦現象,而且互相攀比,給一般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。在政府倡導下,共青團、婦聯、文明辦和工會等社會團體積極組織青年,舉辦集體婚禮、旅行結婚等活動,文明嫁娶漸成風氣。20世紀80年代后,隨著思想解放,舊的貞操觀念得以改變,婦女再婚不再被歧視;老年喪偶再婚得到社會支持;男性去女性家落戶受到稱贊。但婚禮不送傘(諧音為散)仍是有些地區禁忌。隨著多元文化影響,部分青年人結婚離婚輕率,未婚同居現象增多。

生辰與慶壽  建國后,群眾對生辰與慶壽不太講究。20世紀80年代后,隨著經濟條件好轉和少生優育的提倡,對兒童過生日、老人慶壽之風逐漸盛行。嬰兒出生后,要做“九朝”,吃喜(紅)蛋;到1周歲,要舉行“抓周”,喝“抓周酒”,包“百歲錢”,過去多為男孩舉辦,現在男孩、女孩一樣辦。孩子從抓周起,每年要過生日,請親友上門喝生日喜酒,吃生日蛋糕,唱“祝你生日快樂”歌曲。老人一般50歲或60歲起舉行慶壽。60歲稱花甲、70歲為古稀,80歲以上稱耄耋,百歲老人稱期頤之年。老人慶壽,晚輩要贈送壽面、壽糕、壽酒或其它保健品,但忌送鐘(諧音為終)。近年來,政府部門也要給屬地高齡老人祝壽,給予物質照顧和精神鼓勵,以倡導全社會敬老之風。過去有“男子做九不做十,女子做足不做零”(如男性69歲做70大壽,女性須足歲做壽)的習俗,至今仍被多數人沿用。

喪葬  死亡是一個人生命結束,成敗得失蓋棺定論。對正常亡故者舉行喪葬禮儀,民間稱“白喜事”。從臨終到“入土為安”,要經過許多儀式,這就形成一系列喪俗。喪葬全過程彌漫著濃厚的宿命氛圍,反映人們對生命消長的迷惘和無知。建國后,群眾受到了無神論思想宣傳與教育,喪俗開始變化。20世紀60年代,喪葬儀式日趨簡化,迷信成份逐步消減。70年代末,政府推行火化,農村葬俗發生變革。除邊遠山區仍存在棺葬外,龍河口庫區以下崗畈圩區實行火葬,骨灰入公墓安置。為亡者舉行儀式,也多為寄托親屬哀思。90年代后,由于宣傳教育的缺位,農村局部地區舊的喪葬禮俗再現,迷信活動回潮;城鎮也出現喪事大操大辦,借以顯赫身世的不正之風。

 

【歲時節令】

歲時節令習俗,包括傳統節日民俗活動和法定節日紀念活動2方面內容。傳統節日有立春、春節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立夏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和冬至等。在這些節日里,一般都有民俗活動,如正月十五鬧元宵,玩獅舞龍;清明節掃墓、踏青;重陽節登高;冬至吃油炸貨等。但其中以春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最為隆重,被稱為3大傳統節日。

春節  俗稱“過年”,是城鄉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,俗語“有錢無錢回家過年”。一般從農歷臘月上中旬,置辦年貨開始,到第2年正月十五鬧元宵,前后持續1個多月時間。其主要活動有:喝臘八粥、撣塵、送灶神、除夕、3天年、人日節、花燈節和元宵節等等。建國后,春節的習俗無大變更,只是敬神靈的內容有所淡化。但20世紀80年代后,接祖請菩薩之風,在部分群眾中又開始流行。90年代后,城鄉普遍開展春節慰問活動,濟貧助殘已成為社會新風尚。

端午節  農歷五月初五,又稱端陽節。這一天,家家戶戶要在門前插艾和菖蒲,俗稱艾虎、蒲劍,原意是逼邪。也有的只插艾不插菖蒲。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,城市食品店多供應粽子,還有綠豆糕和馓子等。中午和晚上加餐飲酒。飲雄黃酒習俗已不存在,只保留為小孩擦雄黃酒避毒蟲叮咬習俗。20世紀90年代后,每年端午節前后,體育和旅游部門都要在萬佛湖舉辦不同規格的龍舟賽,觀者人山人海,成為群眾文化大餐。

中秋節  八月十五中秋節,也稱八月節、團圓節,是民間喜慶豐收、家人團聚的傳統節日。過去,身在異鄉的人要盡可能趕回與家人團聚?,F在雖不這樣強調,但遠在外地的人,要與家人互通電話,以示合家團圓。中秋這1天中午和晚間都要加餐,菜肴一般都比較豐盛。其中,山區公雞燒板栗,圩畈區花香藕炒肉絲是必不可少的應時菜。晚飯后,1家人團聚一起,邊吃月餅邊交談,謂之賞月。城市青少年多舉行月光晚會,唱歌跳舞自娛自樂。

建國后,法定節日有元旦節、三八婦女節、五一勞動節、五四青年節、六一兒童節、七一黨的生日、八一建軍節、九九敬老節、十一國慶節,還有教師節、植樹節等等。在這些節日里,各地都要舉辦相應慶?;顒雍图o念活動,群眾積極參與已成習慣。


【衣食住行】

舒城歷史悠久,民風淳樸。風俗習慣既與外界有共同之處,又具有本身特點。就全縣而言,西南山區與東北圩畈區習俗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。

城鄉居民衣食住行的習俗隨著社會文明進步的改變,衣著追求休閑時尚、飲食講究科學合理、居室喜歡裝飾美化、出行選擇以車代步。

衣著 舊社會,貧富之間的衣著在質地與樣式上都存在著明顯差別。富人講究富麗與氣派;平民以遮體御寒為目的。建國后,人們的穿著有了較大改變。男性一般不穿長袍長褂,女性穿大襟褂也相對減少,衣著以樸素耐用為標準。20世紀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,公開批判所謂“奇裝異服”、“資產階級生活方式”,人們衣著樣式和色調趨向單一,以藍黑制服和白灰襯衫居多。青年男女還以穿黃軍裝為“革命”標志。60年代后期化纖布面世,“的確良”襯衫、“滌卡”制服頗為時興。80年代改革開放,取銷“布票”制度。男女服裝從質地到樣式出現了多樣化,男裝有西裝、夾克、拉鏈衫、筒褲、獵裝、牛仔服、運動服、休閑裝等;女裝有筒裙、超短裙、連衣裙、圓領衫、毛衣等。羽絨服、皮夾克、風衣等也很流行。綿布、化纖、毛料、絲綢和皮革應有盡有。人們對衣著要求,不僅是實用美觀,而且講究豐富多彩。90年代以后,隨著城鄉生活水平提高,穿衣講究品牌,追求瀟灑氣派已成為一種時尚。

飲食 舒城是水稻和雜糧產區,主食大米兼食一些雜糧是人們的飲食習慣。群眾日常生活以素食為主,葷腥間或有之。城市喜清淡,農村偏咸濃。20世紀80年代后,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。過年過節或操辦宴席,不光是大魚大肉,而且開始注重質量,講色、香、味、形。90年代中期,隨著旅游業的發展,城鎮星級旅館增多,推動了飲食文化的發展,餐館訂做“年夜飯”和節假日會餐,也成為城鎮居民的時尚。與此同時,地方特色菜肴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。如,公雞燒板栗、萬佛湖魚頭、杭埠酥鵝、山區香椿頭炒雞蛋、張母橋掛面、山七干子、曉天干野菜、洪廟的安菜和城關鎮黃心烏等都深受群眾歡迎。

舒城人向有飲白酒習慣。建國初,飲當地產的“大麥燒子”、糧食酒。1958年后,多飲老白干。20世紀80年代后,啤酒和外地名酒進入縣內市場,作興飲瓶裝白酒或啤酒。90年代后,低度酒、果汁酒、保健酒受到歡迎。猜拳行令、勸酒賭酒習俗已逐步消解。

飲茶習俗在舒城傳承已久。過去多飲用自產自銷的“黃大茶”、“小蘭花”。1952年后,一般改飲外銷轉內銷的“舒綠”。80年代后,仍以飲傳統產品“小蘭花”為主,其中以平田白桑園、城沖磨子園的小蘭花茶為上品。

居住  舒城所處區位,造就了住房既有北方簡煉牢固的特點,又有南方精致瑰偉風貌。農村群眾多聚族而居,形成大小不同的自然村莊。山區多稱“莊子”或“大屋”,如張家莊子,韋家大屋等;圩畈區稱“圩子”或“郢子”,如李家圩子、王家郢子等。民居多為座北朝南,故有“有錢好買門朝南,冬暖夏涼不用煩”之說。群眾視建房為大事,十分慎重。一般要請人看風水、擇日子。從確定宅基地到破土、上梁、屋下水、安大門到上莊,都有相應的儀式,而且各處“規矩”也不盡相同。農村建房還有各種“禁忌”,例如房基右邊不能高過左邊,謂之“不怕青龍高萬丈,就怕白虎回頭望”;動土要避開“太歲”方位,即“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”;屋梁不用栗樹或桑樹,名曰“頭不頂栗(力)”,桑與“喪”諧音,不吉利;門框、門栓不用松樹,松為松懈不謹慎;對開大門,單扇不用兩塊板,因兩扇相加為“四路無門”;門坎不用梓木,叫“腳不踩梓(子)”;窗欞用單不用雙,雙為“分金數”,不主發。另外,門前不植桑(諧音喪),屋后不插柳(諧音流),院內不栽梨(諧音離),墻外不種葡萄(諱騰蛇入戶)等等。這些習俗雖含有非科學成份,但仍存在于部分群眾之中。

20世紀70年代前,民居多為土坯墻或板打土墻,八股房架,稻草披水或拍草頂,雖簡單但適用。其中特困戶也有住“合山棚”、“半披水”,簡陋得只能遮風擋雨。比較富裕的家庭,住宅是土墻小瓦頂或磚墻小瓦頂,五柱穿坊屋架,一般為兩進兩包廂,四水歸明堂。還有原地主莊園或大族祠堂,磚木結構,硬山或歇山頂,排山排柱,斗拱挑梁卷檐,雕梁畫棟,馬頭墻,瑞獸脊吻,從三進四包廂到五進八包廂不等,多重天井院,被稱之為“大屋”、“大院”和“祠堂”,至今尚存的如城沖鄉張家大屋、曉天鎮江家大屋,洪廟鄉唐家大院、查灣鄉褚氏祠、湯池鎮江氏祠等。這些建筑都具有明顯的徽派建筑風格。20世紀70年代末,農村住宅開始改造,到80年代中后期掀起了新建住宅熱潮,以鋼混結構代替土木結構,2層以上樓房代替了平房。經濟稍殷人家,1樓為水泥地平,2樓以上鋪地板磚。山區群眾還喜歡用龍形脊吻裝飾美化。加之家用電器普遍使用,農村居民居住條件大為改觀。城鎮隨著老城區拆遷改造和房地產開發,新住宅小區不斷涌現,城區居民和工薪階層住房條件不斷改善,特別是房改后,住房分配制度取消,住宅小區自購房戶增多。私房裝修漸趨實用化和高檔化,組合家俱、鋁合金或鋼塑窗、防盜門已是常見,木地板逐漸流行。但由于城鎮房價高居不下,且在不斷上揚,經濟收入中下之家欲購一房甚為不易,城鎮一般居民和普通工薪階層人居面積低于農村。

行止  20世紀30年代,縣內有1條貫穿南北官道亦稱馬路。由縣城東向達三河,東南向達河棚、廬鎮,西向達中梅河、曉天,西北向達張母橋,稱為“小大路”。鄉村之間均為小路,山區稱羊腸道,圩畈區稱便道,僅能步行。交通閉塞,行走不便,人們多家居,少遠游,故有“一生不出門是個大福人”的俗語。必須外出時,達官富人可騎馬坐橋,一般群眾靠步行。出遠門,要選“黃道吉日”,途中還有各種禁忌。平民百姓為官府運送物資叫“出夫”,全靠肩挑步行;為商家運送貨物,用肩挑的稱為“腳夫”,“挑8根系”,用手推車的稱“車夫”、“車侉子”。車過街道或橋梁時,要循老車道走,因此,一些老街道鋪地石條上至今仍留有車轍。

民國21年(1932年)安合(安慶—合肥)公路建成通車,途經舒城37.5千米,舒城境內始見機動車輛。建國后,途經舒城車次增加,行人出遠門可乘機動車。鄉村交通工具種類也逐漸增多,先后出現了黃包車、膠輪車、自行車等。到20世紀70年代,鄉級公路普遍建成,除少數山區鄉鎮外,交通條件有了較大改善。行人一般以車輛代步,貨運不再靠肩挑手提。80年代“要想富先修路”的意念深入人心。先后通過舒城的206、105國道,合九鐵路,合界高速公路,317、318、319省道和縣通鄉村公路四通八達,全縣交通網絡基本形成。水泥路面、瀝青路面逐步代替了砂石路??h城主要街道分車道、人行道和盲道,十字路口設過街斑馬線。出租車大量增加,私人買車開始出現。自行車、輕騎、摩托車、電動車已成為多數家庭代步工具。遵守交通規則已漸為人們接受。一些行止習俗也就隨之淘汰。


主辦單位:舒城縣融媒體中心 地址:舒城縣城關鎮桃溪東路融媒體中心 聯系電話:0564-8623660 傳 真:0564-8624824 網絡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64-8624824 信箱:8623660@163.com

皖ICP備07011113號-1?皖網宣備070025?Copyright ◎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舒城縣融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

皖公網安備 34152302000107號    技術支持:舒城傳媒 訪問統計

欧洲mv日韩mv国产mv_日韩欧美亚洲国产_色吊丝国产永久免费网址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